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团委新闻
  • 2025
  • 11/17
  • 21:00
  • 作者:tw
  • 访问量
  • 字体
  • 分享

学校“青马班”学员赴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活动

        为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,引导青年学子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,11月15日,校团委组织“青马班”学员赴寻甸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,开展以“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”为主题的现场教学活动。

 

        走进庄严肃穆的柯渡纪念馆,一段波澜壮阔的命历史在学员们眼前徐徐展开。大家怀着崇敬之心,依次参观了中央红军总部长征驻地旧址、总参谋部作战室、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革命先辈的故居。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历经岁月洗礼的珍贵文物、一幅幅定格历史瞬间的老照片、一个个还原战斗场景的实景展区,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与坚定信念。从巧渡金沙江的战略抉择到柯渡休整的运筹帷幄,学员们沉浸式感受着红军将士不怕牺牲、坚韧不拔的伟大长征精神,深刻领悟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。

 

        参观结束后,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罗兵、廖志军老师在纪念馆现场为学员们讲授了一堂主题鲜明、内涵深刻的党课。授课教师结合柯渡长征历史的生动细节,系统阐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,引导学员们从长征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、奋斗力量和担当力量。

 

        此次现场教学活动既是一堂沉浸式的历史教育课,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通过实地学习,对伟大长征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。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,坚定理想信念、锤炼过硬本领,努力成长为政治坚定、素质全面的青年政治骨干,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,在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。

        校团委全体人员参加活动。

 

学员心得

熊逍然:踏上纪念馆的石阶,仿佛步入历史的桥梁。讲解员提到红军在柯渡抢渡金沙江时,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战士们用竹筏与激流搏斗的身影。最触动我的是复原的指挥所场景——简陋的木桌上摆着破旧马灯,墙上手绘地图的箭头直指北方。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革命先辈们作出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决策,他们用青春热血在崇山峻岭间踏出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应当铭记历史,继承先烈遗志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 

茶鑫超:怀着崇敬之心,我与“青马班”的同学们走进寻甸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。一幅幅泛黄的照片、一件件斑驳的实物,加上讲解员生动的讲解,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长征岁月徐徐铺展在眼前。红军巧渡金沙江、夜宿柯渡村,那些在极端艰难中坚定信念、在生死考验中无私奉献的故事,让我深受震撼。作为“青马班”学员,我将以红军战士为榜样,坚定理想信念,勇担时代使命,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,不负先辈嘱托,不负韶华时光。

 

苏靖琦:纪念馆内,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,一幅幅历史照片,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等领导人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运筹帷幄的身影,听到了红军战士们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与团结一致的号子。每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,不仅仅是静止的展品,更是那段烽火岁月的见证者,无声地诉说着理想与信念的力量。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: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作为中医药学子,我将把对先烈的缅怀与敬仰,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,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,坚定理想信念,在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的“新长征”路上,勇于担当,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
 

杨瑞丽:在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,通过了解红军经过柯渡时的战斗历程、领导人部署战略转移的历史细节,我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畏的牺牲精神。锈迹斑斑的行军装备、字迹模糊的文献资料,无一不在诉说着长征路上的艰辛与执着。此次参观是一次精神的洗礼,也是一次初心的淬炼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应当铭记历史、传承红色基因,将先辈们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前行动力,以担当实干践行使命,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
 

吴钰坤:参观寻甸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,是一次震撼心灵、涤荡思想的精神洗礼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我们依次走进中央红军总部旧址、总参谋部作战室与毛泽东、周恩来等领导人简朴的休息室。马灯、草鞋、作战地图静静陈列,却无声讲述着“运筹帷幄、决胜千里”的惊心动魄。凝视那盏锈迹斑斑的马灯,我深刻体会到“风雨侵衣骨更硬”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,也更明白今日和平与发展的来之不易。新时代的长征路已在脚下延伸,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我们要把长征精神转化为专业学习与乡村振兴的奋进动力,不断追求卓越,用“请党放心、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续写新的辉煌。